首页 | 产品展示 | 联系我们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020-07-06 14:39:02      点击: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1.1 国外的应用现状
    美国的钢结构住宅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集结构主体、建筑节能、建筑防火、隔声、型材及设计施工一体化的集成化技术,社会分工明确,生产效率高,依靠统一的设计施工标准,使建筑产品供应各方能相互协调,使得钢结构房屋建设数量发展迅速,钢结构住宅占比在25%以上,且以装配式住宅为主。
    日本,根据日本预制装配建筑协会的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材结构占18%,预制混凝土结构占11%,而钢材结构系列比例已经多达71%。
    1.2 国内的应用现状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钢结构建筑比例仍然非常低,我国钢结构用钢量仅为钢产量的20%,纯钢结构的用钢量(板材、型钢等)大约只占建筑用钢量的1.5~2%,占到建筑竣工面积60%~70%的住宅建筑几乎全部是钢筋混凝土建筑,采用钢结构的比例很低。
    装配式住宅是以标准化、系列化和工业化为前提,可以提高住宅质量,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积极进行住宅产业化研究,上海是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的急先锋,河北、江苏、陕西、内蒙古、合肥、大连和济南等省市也已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深圳也于2006年成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
    “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五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2011年新建和改造1000万套,这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恰恰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首页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订阅RSS | XML地图 | 网站导航